▲这是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拍摄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2021年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近年来,数字经济热度不断提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数字经济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性愈加凸显。
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具有怎样的意义?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有何优势?面临何种挑战?数字经济下一步会在哪些领域发力?本期“数字经济学”聚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具有怎样的意义?
林毅夫(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的宝贵机遇,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可帮助我国数字经济的GDP占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制造业为内核的实体经济也会实现提质增效发展。
比如,汽车业是一个标准的追赶型产业,但汽车与数字技术结合后带来的无人驾驶等新技术,以及汽车业向服务业延伸,都为中国汽车业的追赶带来机遇。又比如,对领先型的家电产业,则可以利用数字化提升价值链,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通过数字产业的发展壮大,提高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带动效应;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五类产业,以数据和数字技术加速落后产业追赶,保持领先产业的优势,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崔宏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21世纪技术的进步将世界推进到数字时代,新一代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对一国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起着关键性作用。数字技术竞争已经成为大国关系调整的核心动力之一。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有何优势?
朱光耀 (财政部原副部长):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三大优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使得我们在全球拥有最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由此产生巨量的物流;就单一国别而言,中国有全球通讯基站覆盖率最高的通讯基础设置,由此产生了巨量的信息流;以及有着全球最为广泛使用的电子支付系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数据流。物流、信息流、数据流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宝贵基础。
林毅夫(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方面,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在数据资源、人力资本和市场体量方面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一是数据优势。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中国有超过10亿网民,产生了海量数据资源。二是人才优势。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创新型人才绝对数量高,在研发上有人才优势。三是市场优势。中国有最齐全的产业配套,不仅是数据大国、人口大国,也是市场大国、应用场景大国,这些优势结合起来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面临何种挑战?
刘刚(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我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对国外依存度较高,尤其是制造业多以代工和组装为主。因此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尚有很大改善空间。
李西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比如工业软件、云计算、区块链、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搜索引擎等领域还有不小差距,“卡脖子”技术严重威胁我国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
崔宏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还面临来自欧美国家在政治、法律层面形成的竞争。自2020年初起,欧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框架,以提高数字“技术主权”和战略自主为目标,增强欧洲数字创新能力,降低数字技术对外依赖度。这一系列动作导致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裂痕”。
数字经济下一步会在哪些领域发力?
江小涓(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数字经济要实现广泛赋能,它的连接边界和深度都要继续扩展。不管是消费、旅游、交通出行,还是医疗教育、养老和政府治理,都是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十四五”时期生产端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新增长点。着眼实体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是需求所致,也是风口所在。
傅晓岚(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数字企业与传统企业进行合作。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制造业企业要积极主动进行数字转型。
黄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智库部主任):为促进数字经济的开放发展,防止垄断,实现互联互通,需要尽快制定比较完善的规则和法规。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安全意识。要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数据要素治理,促进市场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