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信融媒:重磅!12万亿隐性债务将被化解,地方经济迎来新机遇!

来源: 日期:2023-05-01

11月4日,一场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项重大议案——《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这项议案如同一剂强心针,为解决地方政府长期存在的债务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根据议案内容,未来三年(2024年至2026年),每年将有2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计达到6万亿元。此外,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还透露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自2024年起,连续五年内,每年将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解债务,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达4万亿元。这两项举措直接使地方化债资源增加了10万亿元之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改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将按原合同偿还。通过这三项政策的协同作用,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的隐性债务将降低12万亿元,这对于稳定地方财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月至9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量达到了3.6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92.5%,支持了超过3万个项目的建设,其中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部分超过了2600亿元。随着财政政策组合拳的实施,2025年专项债将迎来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挑战。

中国政信研究院院长陈功及其团队对这一系列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指出,2025年的专项债申报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扩大专项债支持范围和资本金领域:明年起,专项债的支持范围将进一步拓展,涵盖收购存量商品房、盘活闲置土地、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同时,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也将适当扩大。

优化项目审核和管理机制:为了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所有专项债项目都将经过“三个一”机制的双重审核,即必须经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双重审核才能发行。此外,项目前端审核管理也将日益完善,包括项目前期手续和可行性审核,以及融资收益平衡审核。未来管理的重点将转向投后管理,涵盖资产管理、收入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

额度分配与地区重点:在防风险和保增长的大背景下,专项债额度的分配将兼顾化债需求以及项目储备良好、投资带动效益好的原则。预计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在2025年的额度将持续较高,特别是江苏省可能会迎来较大增长。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依然是额度支持的重点。

专家们建议,地方政府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政策,精准把握产业方向和投资倾向,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全面梳理、谋划并储备重大项目。项目申报前需做好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深度参与,以提高项目申报的质量和成功率。

通过上述措施,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把握专项债申报机遇,优化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场由中央主导的改革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着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