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山红:小麦是国家发展的“压舱石”(三)

来源: 日期:2023-05-01

临颍农业发展的“中”中之“中”

政信农业

在中国小麦的大舞台上,流传着一句“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产业看漯河、中国休闲食品看临颍。”临颍小麦还是“贵州茅台”等全国知名酒厂,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让全中国的酒香飘着河南麦香。

除了酿酒,小麦在河南这座“中国人的厨房”里,还有众多变化。小麦磨粉加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一种种随着加工深度逐渐精细的小麦制品,凭借“天下之中”的交通优势,支撑起全国人的饭桌。面食的丰富多样,离不开小麦的先天优势。

小麦磨成的面粉可塑性极强,千百年来不止塑造了中国人的饭桌,也塑造了中国人豪迈多元的饮食文化:新疆的馕百变多姿,陕西人吃面唱秦腔的豪迈,河南人的大碗烩面朴实硬朗,山东人“不蒸馍馍争口气”的奋发向上......面食成为打开中国文化、人们精神的一扇重要窗口。食用面食,根本无需担心下饭的菜,有很多面食本身就包裹着菜馅,像馅饼、饺子、包子、韭菜盒子等,而包子中又有素馅和肉馅之分,种类上又有发面包、小笼包、灌汤包、水煎包等;即便是没有菜馅的面食,也有太多种类的面饼可供选择。还有临颍县南街村的方便面、调料,联泰、巧巧、盼盼、亲亲的休闲食品等。

如今,由小麦衍生的面食数不胜数,不同的加工手段,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令节庆,小麦总是能以恰如其分的方式融入到每一位国人的生活中,丰富着人们的味觉,也延续着独特的中华饮食文化。

小麦是国家的“压舱石”数千年来,勤恳的中国人把小麦带到天南海北。它的身影,早已定格在中国历史的悲欢里。麦田的轮廓,是中国土地上亮眼的掌纹;麦浪的香味,早已深入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共同的味觉记忆。

(临颍县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政信农业整理、政信融媒编审)